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新)

发布者:郑园园发布时间:2020-07-07浏览次数:706

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

一、学科基本情况

本学科始建于2000年获批的产业经济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1月获批国民经济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批应用经济学一级硕士点。2010年,学科点所在本科专业“经济学”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2012年获评第八批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2018年入选第九批河南省重点学科。

学科现设有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等二级学科。现有成员37人,高级职称占比为60%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比为83.3%,具有博士学位成员占比近80%。学科成员荣获“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年度人物”、“河南省百名优秀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等多个省部级人才称号。经过长期建设,本学科形成了一支职称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年轻化的高水平学术团队。

二、学科定位与目标

(一)学科定位

本学科立足于应用经济学学科特色,社会服务和学术研究两手抓。一方面,本学科依托“新型城镇化与中原经济区建设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和“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两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校级科研平台“企业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以及多家产学研合作单位,为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咨询、战略规划等服务。另一方面,本学科十分注重学术研究,建立了一支职称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学术氛围浓厚的高水平学术团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二)学科发展目标

本学科致力于引进和培养高水平、高层次人才,努力培育高水平、标志性科研成果,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深入研究区域经济和创新发展中的现实问题,积极发挥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作用,力争建设成为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不断提高学科的影响力,提升学科的国际化水平。

三、研究方向及其特色与优势

本学科现有国民经济运行、国际贸易与产业组织、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公共财政与区域经济发展等四个研究方向。各方向紧密结合学科领域的研究前沿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开展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形成了研究特色与优势:

“国民经济运行”方向主要研究国民经济宏观调控、收入分配问题、制度变迁与变革、劳动力流动与区域产业转移等问题,着重从制度层面研究居民收入差距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从劳动力流动的动态变化研究区域产业转移的实现机制,并形成了一定的优势。

“国际贸易与产业组织”方向主要研究价值链分工条件下全球生产网络的结构变迁与中国企业的价值链升级问题。重点关注制度质量与比较优势演进、价值链契约结构与利益博弈、知识资本投资与中国高技术产业高端化等问题,强调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的一致性。

“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方向主要研究中西部等后发区域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重点关注区域生态、环境、经济系统的耦合协同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土地流转等现实问题,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公共财政与区域经济发展”方向主要研究我国现行财政体制下的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分权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我国转型期公共经济政策评估等问题。聚焦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进行制度设计,提出公共财政促进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和模式。

四、学科影响力

近年来,本学科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学科成员获得省部级人才称号10余人次,产生了一批在国内和省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学科成员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以及其他省部级项目50余项,在《世界经济研究》、《经济学家》、《经济地理》和《光明日报(理论版)》等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近10部,获得省部级奖励近10项,学术研究水平大打提高。

同时,学科组队参加“新型城镇化与中原经济区建设”和“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两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并依托两个中心与省内外高校展开包括联合培养研究生、学术研究等在内的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合作。依托“精准扶贫与区域发展研究院”,河南省软科学基地、郑新融合发展研究院等省市级智库,广泛开展社会服务工作。

另外,本学科非常重视国内外学术交流。举办全国性学术会议2次,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应邀国内外讲学100余次,学科成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近百人次,学科影响力显著提升,本学科已成为河南省最活跃的研究力量之一。同时,本学科积极与法国佩皮尼昂大学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从2017年开始招收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并与学科骨干教师展开科研合作,学科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返回原图
/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