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重点学科介绍
1.学科简介
beat365官方登录入口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198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是国内最早设立的环境类专业之一。1985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993年获环境科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环境科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和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获批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0年获工程专业学位授予权,2018年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至今连续获批河南省重点学科,是河南省目前唯一拥有环境类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
本学科拥有国家一流专业、国家特色专业,河南省一流专业、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依托学科建有黄淮水环境与污染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水处理关键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环境功能材料与污染控制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已成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学科基地。
学科现有成员77人,其中双聘院士2人,国家杰青2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青年千人1人,教授21人,副教授19人,博士74人,博士生导师17人。拥有国家教学名师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中原千人计划获得者3人,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16人,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1个,河南省科技创新团队5个,河南省博士后创新团队2个。
多年来,本学针对学科发展前沿,紧密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原经济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战略实施中面临的重大环境科学与技术问题,开展创新性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凝炼形成了“环境化学、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环境功能材料与应用技术、绿色化学与清洁工艺”四个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在环境污染物超痕量分析,区域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环境行为,环境污染物分离新材料及净化技术,新型污染物及雾霾健康效应,难降解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处理,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环境功能材料合成及其在有机污染物催化降解、二氧化碳催化转化中的应用,系列核苷绿色合成新工艺等方面取得一批有影响的创新成果。
2.学科带头人及学术领军作用
蒋凯,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中原千人计划领军人才,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河南省水处理关键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具有丰富的学科和科技管理经验,为学科建设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蒋凯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教育部科研创新团队项目、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省部级13项;在J. Hazard. Mater.、Adv. Mater.、J. Mater. Chem.、Chem. Commun.、Chem. Eng. J.、J. CO2 Util.、Green Chem.等国际SCI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3项,河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件。
3.学科目标与定位
学科定位:秉承“立足学科前沿,服务区域需求”的学科建设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服务国家和河南省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政策制定、环保产业发展和企业的污染治理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为地方环境保护教育做出重要贡献,为中原更加出彩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技术和智力支撑。
学科目标:建设国内高水平的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建设国内有影响、省内一流的环境保护领域“政产学研用”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国内优秀的环境教育、环境宣传中心。
4.学科特色与优势
(1)学科历史积淀厚重。beat365官方登录入口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筹建于1978年,198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是河南省设立最早、国内设立较早的环境类本科专业。1996年获至今连续被评为河南省重点学科,受到重点资助。
(2)学科综合实力较强。具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流动站,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一流专业、河南省一流专业、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是河南省目前唯一拥有环境类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
(3)学科平台优势明显。依托本学科建设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高校开放实验室,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科研、教学平台。“黄淮水环境与污染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河南省目前唯一设置的环境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由中国工程院院士、beat365官方登录入口双聘院士张杰担任。
(4)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学科现有双聘院士2人,国家杰青2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青年千人1人,教授21人,副教授19人,博士学位者74人,博士生导师17人,具有国外学习工作经历者18人,45岁以下教师占比在75%以上。
(5)人才培养能力突出。学科现有国家教学名师2人,河南省教学团队1个,河南省精品课程2门,河南省资源共享课程2门,河南省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河南省一流课程1门。近5年,获河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多人在河南省专业教学大赛中获奖。
5.学科代表性成果概况
近5年,主持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9项,省部级52余项,横向项目23项,科研总经费3254万元;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河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在Environ. Sci. Technol.、Water Res.、Environ. Int.、J. Hazard. Mater.、Appl. Catal. B-Environ.、PNAS等国内外重要SCI源期刊发表论文386篇,其中SCI一区108篇、SCI二区175篇;入选ESI(1%)高被引论文15篇;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62件,30件专利在泉州新中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郑州市排水工程有限公司、新乡市排水工程有限公司、河南省华星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时代盛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应用;与中国农科院灌溉研究所、河南维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新封生态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新乡市蓝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等多家环保企业签订了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开发一批具有应用前景的污染治理技术;赴信阳市商城县、新乡市原阳县等地进行精准帮扶,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建言献策,为企业污染治理提供咨询、指导服务,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认可与肯定。
学科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标准,强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近5年来,应届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比率稳定在60%以上,2020年,考取研究生比率为69.8%,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2016届毕业生杨建国荣获“河南省劳动模范”和“五一劳动奖章”;获河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篇,河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4篇,大多数硕士毕业生考取了国内重点大学、科研院所的博士;大批毕业生已成长为本领域或本单位的重要骨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