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政策

探索构建高考评价体系全方位推进高考内容改革

发布者:招生办    发布时间:2016-10-19    浏览次数:139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绘就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明确提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20149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作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实施意见》对“十三五”时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加快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按照《实施意见》部署,我国高考改革2014年“拿图纸、出方案”,制订了高考内容改革规划和分省命题省份使用全国卷的调整方案。2015年“打基础、抓施工”,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和创新精神的考查,并顺利实现7个省份使用全国卷的平稳过渡。2016年迈入“调布局、克难点”的关口,科学实行“一纲多卷”,平稳完成命题格局调整,全国26个省份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通过加强法治化建设强化考试管理和秩序,进一步提升了全国高考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外语“一年两考”即将在我国高考历史上首次实施;探索构建“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从顶层设计上回答好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等关键性问题,并通过修订考试大纲、改进评分方式及评卷管理、加强国家题库建设等措施增强改革的整体性和可持续性,力争实现新的突破。

加强顶层设计,科学构建高考评价体系

《实施意见》提出,高考考试内容改革要“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握和谋划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整体布局,要在国家总体战略和宏伟蓝图的指引下,围绕提高教育质量的战略主题,确保人才选拔质量和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为此,高考考试内容改革要更加注重顶层设计、统筹谋划,突出考试内容的整体设计和科学构建,形成“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

一体”即高考评价体系。通过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这一高考核心立场,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通过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以及“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回答了高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一体”是总体框架,“四层”与“四翼”是“一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实现高考评价功能的理论体系。

四层”考查目标是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结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国家课程标准提出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个圈层环环相扣、层层叠加,既有内涵的科学划分,又有外延的有机融合。第一圈层“必备知识”强调考查学生长期学习的知识储备中的基础性、通用性知识,是学生今后进入大学学习以及终身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第二圈层“关键能力”重点考查学生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强调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等学生适应未来不断变化发展社会的至关重要的能力。第三圈层“学科素养”的考查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具有扎实的学科观念和宽阔的学科视野,并体现出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化的综合学科素养。第四圈层“核心价值”的考查和引导要求学生能够在知识积累、能力提升和素质养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这也体现了高考所承载的“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

四翼”考查要求是从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出发,结合高校人才选拔需求提出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等四项要求,着重体现了国家人才强国战略中对未来发展所需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也集中体现了各类高校通过高考选拔人才的共性需求。“基础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要具备适应大学学习或社会发展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包括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灵活的能力要求和健康健全的人格素养。“综合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思想方法,多角度观察、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应用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要能够善于观察现象、主动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具备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要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具备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方式。

一体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的科学构建,是考试内容改革的基础性工程,凸显了高考的考试功能和考查理念,也将为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提供坚实理论支撑,使高考能够更好服务立德树人根本要求、提高教育质量主要任务和人才强国战略部署。

注重协同推进,逐渐完善改革支撑体系

展望2017年,要进一步落实《实施意见》部署的改革任务,在重点推进高考评价体系建设的同时,体现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通过三方面举措逐渐完善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支撑体系。

第一,修订完善考试大纲,固化改革成果、彰显改革方向。考试大纲是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制定的,是高考命题的标准和依据。考试大纲修订的目的,一是贯彻落实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精神,体现国家人才培养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进一步强化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二是加强高考命题的标准建设,进一步密切高考测评标准与正在修订的高中课程标准的衔接,提升标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突出高考作为衔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桥梁的功能;三是进一步完善考核目标和考试内容,结合学科特点和核心素养的要求,完善考核目标的内涵,增强科学性和规范性,适当调整选考模块,满足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契合课程标准修订方向。新修订的考试大纲集中反映了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的核心立场,明确了高考的性质和功能,规定了考试内容与形式,对指导高考内容改革、规范高考命题都有重要意义。

第二,改进评分方式,加强评卷管理,完善成绩报告。评卷工作、成绩报告是高考工作的重要环节。为确保高考人才选拔要求得到贯彻,高考命题要有全局观,要渗透到考试的全过程。一是科学制定答案及评分参考。创新大型主观题的评分理念和技术,通过基于能力的评分方案设计,克服主观题评分的模糊性,提高能力考查的效果。二是进一步加强对评卷工作的指导。完善评卷人员的培训机制,做好评分细则制订等工作的指导;及时收集学生的真实作答情况,利用好试题的各方面反馈信息。三是试点改革成绩报告方式,丰富报告的形式、内容和功能。试点建设考试评价信息服务平台,多维度为学生提供具有诊断和预测等功能的成绩报告,更好服务学生,为学校改进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第三,加强国家题库建设,提升命题科学化水平。建设国家题库是国家教育考试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工程,也是推动考试内容与形式改革的坚实基础。建设现代化国家题库应当遵循现代教育题库建设的基本规律,将国外先进理念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将科技创新与实务操作相结合,探索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题库建设道路,全面提升我国教育考试事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是制定完善国家题库标准体系,优化设计、提高质量。建立起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服务高校育人选才和引导中学教学为目的的现代化高考题库。结合教育发展改革成果,研制各学科试题属性,为题库建设奠定基础。二是形成以题库为基础的高考命题体制机制,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国家题库将成为我国教育考试全流程“总装线”的核心和支柱,将改善专业化考试机构的整体工作机制,对整个考试业态的流程实现再造,提升业务水平。三是助力推进高考内容与形式改革。建立健全多渠道征题机制,确保高质量试题积累,做好等值链接工作,满足“一纲多卷”及“一年多考”的需要。

《实施意见》集中反映了国家在教育宏观规划层面的整体设计,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政治性、科学性、公平性要求都很高,要坚持按照《实施意见》一张蓝图执行到底,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基本要求,把党的教育方针细化、实化、具体化,突出问题导向,解决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和国家选才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增强高考的权威性和公平性。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 姜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