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14-05-12 14:45:15    浏览次数:522

 植物学(071001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政治思想进步,专业基础扎实,能够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面向21世纪植物学专业从事教学与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1.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团结协作、求实创新和为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努力为科学事业、振兴经济发展服务;

2.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创新求实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能力。

3.努力学习植物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了解植物学发展的前沿动态,熟练掌握现代植物学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能熟练运用实验设备进行实验研究,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和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完成的学位论文应是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研究成果。掌握1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和初步写作。

4.身体健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可胜任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以及相关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

1.小麦生理生态

主要开展小麦高产优质的应用基础理论及栽培技术体系研究、小麦加工转化技术及产业化开发、小麦健康管理关键控制技术研究等。

2.植物生理

主要开展药用植物细胞悬浮培养体系及快繁技术体系研究、主要农作物与观赏植物生理生化及其化学调控研究、我省主要大型园林观赏植物(牡丹、芍药、菊花等)的研究发展与开发利用、名贵经济植物无菌培养体系建立及脱分化和再分化技术的研究。

3.药用植物学

主要研究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及保护利用、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和遗传背景分析、标准化栽培技术及其对药用植物发育、有效成分的影响。重要资源植物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

4.植物结构与发育

要研究植物发育过程中植物细胞分化与植物组织、植物器官形成的关系;探讨植物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显微和超微结构的变化规律及其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基础。从器官、组织、细胞水平研究植物结构与功能、结构与环境间的关系。

三、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第一年一般以课程学习为主,后两年以研究和论文工作为主。学位论文答辩前要求至少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在本专业核心期刊发表(或接收,有正式录用通知)学术论文1篇。在职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4年,从事论文工作时一般需脱产1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植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及周学时

备注

必 修 课

0000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

1

 

 

 

 

 

8

000003

英语

216

5

6

6

 

 

 

 

0000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2

 

 

 

 

 

040001

高级生物化学

36

2

2

 

 

 

 

 

8

040002

分子生物学

36

2

2

 

 

 

 

 

040003

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36

2

2

 

 

 

 

 

040004

现代生物学大实验

72

2

 

4

 

 

 

 

040101

植物生理生态学

36

2

2

 

 

 

 

 

6

040102

高级植物生理学

36

2

 

2

 

 

 

 

040103

种子植物形态解剖学

36

2

 

2

 

 

 

 

选 修 课

040104

小麦栽培生理

36

2

 

2

 

 

 

 

12

040105

现代农业

36

2

 

2

 

 

 

 

040106

植物组织培养

36

2

 

2

 

 

 

 

040107

植物化控原理与应用

36

2

 

2

 

 

 

 

040108

药用植物保育及利用

36

2

 

2

 

 

 

 

040109

园林植物观赏与应用

36

2

 

2

 

 

 

 

040110

结构植物学

36

2

 

2

 

 

 

 

040111

系统与演化植物学

36

2

 

2

 

 

 

 

040112

植物组织化学

36

2

 

2

 

 

 

 

040113

生药学

36

2

 

2

 

 

 

 

041102

多元统计分析

36

2

 

2

 

 

 

 

041106

植物生态学

36

2

2

 

 

 

 

 

040211

SPSS统计分析

36

2

 

2

 

 

 

 

040407

染色体方法与技术概论

36

2

 

2

 

 

 

 

040401

基因工程原理及应用

36

2

 

2

 

 

 

 

040603

酶学基础

36

2

 

2

 

 

 

 

040311

现代仪器分析

36

2

 

2

 

 

 

 

教学实践

 

 

 

2

 

 

 

 

 

 

 

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要求不低于35学分(不包括业务实习与社会实践)。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前必须修满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考试成绩合格方可获得学分,学位课程75分合格,选修课程60分及格。

跨专业考取或同等学力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由导师提出具体意见,决定其是否补修大学本科专业主干课程,并报研究生学院备案。补修成绩以60分为及格,并记入成绩档案,注明“本科”字样,不计入总学分。

大学期间通过外语六级者可免修硕士研究生外语,但必须参加过关考试。

开设课程简介附后。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1.实行导师负责制:在以导师为主的同时,建立导师指导小组,导师组成员以本校教师为主,也可聘请校外知名专家担任,由本专业或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担任组长。研究生导师和指导小组全面负责培养工作,其主要职责是:参与制定本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和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审核研究生课程的命题及评分结果;负责对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对研究生科研进展情况和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进行检查;协助组织学位论文答辩;协助作好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2.培养计划的确定:入学后三个月内在导师指导下制定出培养计划。

 3.课程学习:对研究生的培养,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采取系统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校内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方法。要求研究生必须修完所规定的必修课和方向课并取得学分。同时,在导师指导下,结合自身和科研发展方向以及研究领域所需的知识结构,按规定选修相关选修课程,鼓励学生打破学科界限选择在更为宽广的学术领域里学习。

  4.科研和学术、教学活动:研究生需结合导师科研活动加强科研实践锻炼,鼓励积极开展创新性研究工作。提倡研究生广泛参加各类学术活动。本专业研究生要积极参加国内外相关学术会议、专家讲学和本专业学术报告会、研究生读书报告会、开题报告会、论文答辩等学术活动。为了培养研究生的教学能力,在第二学年组织研究生参加大学本科的有关课程的部分教学工作。采用的形式,可以试讲部分章节,或带实验课。经考核合格可给予2学分(列入学分计算)。效果不好的,不给学分,但允许重新安排一次教学实践。已有教学工作经验的研究生,可适当减免。

 5.业务实习和社会实践:硕士研究生可根据科研和论文需要,结合研究课题外出进行野外考察、基地调研、社会调查等业务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完成任务后,必须写出参加业务实习和社会实践的报告。

 6.体育锻炼:研究生应重视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注意劳逸结合,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研究生要心胸开阔,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

六、考核方式

1.课程考核:研究生必修课须安排考试,选修课可安排考试或考查。公共必修课及学科基础课以笔试为主,专业主干课采用笔试、课程论文和专题学术报告相结合的方式,选修课主要课程论文或专题学术报告的形式,重在考核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握能力及其应用基础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考试科目按百分制评定成绩,考查科目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记分制评定成绩。

 2.中期考核:研究生入学学习一年半后,进行中期考核,在学院统一安排下由学科点组织有关教师成立中期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学位课程的学习情况、毕业论文的准备情况、基础理论与系统的专门知识与技能以及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掌握情况等进行检查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或完成学业确有困难者,劝其退学或肄业处理。对成绩优秀的研究生,按评比条件评选出“品学兼优研究生”,给予奖励。

 3.毕业考核:毕业前由研究生导师、导师指导小组、学科点、学院对研究生三年来的学习工作情况作出评价,按评比条件评选出“优秀毕业研究生”。

七、研究工作与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研究生应在导师和导师指导小组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和实际调查,进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选题应主要结合当地经济建设,反映学科研究进展,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或者作为导师科研项目的一部分,并经导师组审核确定学位论文题目。论文选题工作应在第三学期内完成,并向导师指导小组或所属教研室做开题报告,经过讨论认为选题合适且计划切实可行者,方能正式开展论文工作。选题一经确定,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尽快拟定论文工作计划并予以实施。

2.研究工作:研究生在开展研究工作期间,在以导师和导师指导小组的指导下,继续搜集文献资料,掌握研究方法和技术。对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应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获得准确的试验数据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和推理,为撰写学位论文作为好研究资料准备。同时,要定期进行研究进展的交流。

3.论文撰写:在完成研究工作后,研究生应按时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与修改工作。学位论文应按学校规范要求进行撰写,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要求重点突出,论据充分,观点正确,具有明显的创新性。论文完成后,经导师、指导小组审查通过后,才能申请论文评审。

八、答辩和学位授予

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一般在第六学期结束前一个月进行。论文答辩前应须请两位副高职称以上的专家(其中至少有一位校外专家)对论文进行审阅。论文评审通过后需提出答辩申请,经审查符合答辩条件者方可进行答辩。论文答辩要严格按照学校规定程序进行,要求研究生使用多媒体进行汇报。答辩委员会应选择5名或5名以上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副高以上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主席一般应由校外专家担任。论文答辩要做到公正、公开。

答辩完成后,校学位分委员会对通过学位论文者进行审查,对论文质量、研究生阶段的科研成果及其它相关材料进行审核后,上报校学位委员会。校学位委员会批准后,可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理学硕士学位。

九、思想政治工作

要求研究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与实践,积极参加本校的政治学习、形势与任务教育、公益劳动等活动,自觉加强道德品质的修养。要健全研究生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导师及任课教师的作用。学院主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研究生辅导员及研究生导师要定期与研究生接触,言传身教,教书育人,严格要求,耐心引导,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生要严格要求自己,并具有严谨求实的学风和团结协作精神。

 

附:植物学专业开设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040003                  课程名称: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总课时数:36                          分:2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开课学期:                     

授课教师:李春喜、姜丽娜、邵云

教学要求:掌握生物学实验的设计原理和基本原则,学习常用设计方法及其统计分析。

教学内容:本课程分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两部分内容。主要讲授生物学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误差及其来源、设计原理,生物学常用实验设计方法如对比设计、随机区组设计、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拉丁方设计、裂区设计、正交设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等实验设计及其统计分析方法。

预修课程:《生物统计基础》

教材及参考书目:

(1)   李春喜等,《生物统计学》(第四版),科学出版社,2008

(2)   杜荣骞,《生物统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Thomas G. et al., An Introduction to Biostatistics,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课程编号:040101                  课程名称:植物生理生态

总课时数:36                          分:2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开课学期:                      

授课教师:李春喜、姜丽娜、邵云

教学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植物的生理发育特点、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植物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植物生态系统调控、植物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等知识。

教学内容:主要讲授生理生态学的学科起源与发展史,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植物种子生理生态、水分生理生态、光合生理生态、群体生理生态、成熟生理生态、营养生理生态,植物库源流关系(包括能量收支平衡计算)、植物物对环境胁迫的响应(包括自然环境胁迫、污染胁迫等),植物生态系统的调控与优化设计、植物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预修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

教材及参考书目:

(1) 兰伯斯,植物生理生态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 蒋高明,植物生理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凌启鸿,作物群体质量,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4) 郑丕尧,作物生理学导论,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2

(5) 王永锐,作物高产群体生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

 

课程编号:040102                  课程名称:高级植物生理学

总课时数:36                          分:2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开课学期:                     

授课教师:李明军、刘萍、赵喜亭、刘海英、陈明霞

教学要求:要求研究生在学习植物生理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植物生理学各个领域的研究进展,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教学内容:包括植物生理学研究进展,光合作用研究进展(光反应、光调节酶的调节机理、C3-C4中间型植物、细菌光合作用与高等植物光合作用区别)、植物衰老机理及调控、植物蛋白组学研究与应用、植物基因工程与农业、逆境生理及植物的种质资源保存等。

预修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教材及参考书目:

(1)   余淑文、汤章城主编,《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科学出版社,1998;

(2)   吴少华、李房英编著,《鲜切花栽培和保鲜技术》,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课程编号:040103                  课程名称:种子植物形态解剖学

总课时数:36                          分:2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开课学期:                      

授课教师:李景原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研究生掌握种子的生活史,掌握种子植物植物器官(根、茎、叶、花实和种子)的发生、发育过程。掌握种子器官内部组织结构及其发育过程。

教学内容:种子的生活史,植物植物器官(根、茎、叶、花实和种子)的发生、发育过程。种子植物的繁殖过程。

预修课程:《植物学》

教材及参考书目:

1)刘穆,《种子植物形态解剖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8;

2K.伊特著,李正理译,《Anatomy of Seed Plants》,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课程编号:040104                  课程名称:小麦栽培生理

总课时数:36                          分:2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开课学期:                     

授课教师:李春喜、姜丽娜、邵云

教学要求:掌握小麦的基础生物学知识,系统学习高产优质小麦的生长发育、群体动态、籽粒形成等过程的生理生态变化及其调控原理与技术。

教学内容:主要讲授小麦的起源、种植历史及生产概况、生态区划,高产小麦的生长发育、生理生态、群体动态及其调控、主要栽培技术体系,小麦品质指标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优质小麦栽培技术等。

预修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

教材及参考书目:

(1)   金善宝主编,《中国小麦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2)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小麦栽培学》,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3)   曹卫星主编,《作物栽培学总论》,科学出版社,2006

 

课程编号:040105                  课程名称:现代农业

总课时数:36                          分:2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开课学期:                     

授课教师:李春喜、姜丽娜、邵云

教学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农业发展历程,现代农业的特点,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现代农业的结构以及现代农业的主要应用技术等,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现代农业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教学内容:主要讲授世界及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历程,现代农业理论(概念与内涵、特性、基本原则、目标与方向)发展现代农业的途径与方法, 有机农业、精准农业、分子农业、数字农业、环控农业、智能农业、循环农业、灌溉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等主要内容及应用技术,现代农业与食品安全,粮食主产区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等。

预修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

教材及参考书目:

1刘巽浩编著,《农业概论》,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2路明主编,《现代生态农业》,农业出版社,2002

3李维炯等,《农业生态工程基础》,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4赵春江著,《精准农业研究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9

5) 李乃祥主编,《现代农业技术概论》(上、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6曹卫星主编,《数字农作技术》,科学出版社,2008

7高丁石等主编,《现代农业发展中关键技术与问题探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课程编号:040106                  课程名称:植物组织培养

总课时数:36                          分:2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开课学期:                     

授课教师:李明军、刘萍

教学要求:要求研究生了解和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及其应用方法。

教学内容:包括植物组织培养基本设备及技术、器官培养、胚胎培养、脱毒快繁、花药(或花粉)培养及单倍体育种,细胞培养与次生物代谢,体细胞发生与人工种子,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及利用,细胞突变体筛选及应用,原生质体培养及体细胞杂交,花药、花粉培养与植物的单倍体育种,植物基因转化等。

预修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

教材及参考书目:

(1)   潘瑞炽主编,《植物组织培养》,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曹孜义、刘国民主编,《实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教程》,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   孙教三、朱玉清等,《植物组织培养法》,中国植物学会编印,1987

(4)   桂耀村主编,《经济植物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农业出版社,1985

(5)   谭文澄、戴策刚主编,《观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

 

课程编号:040107                  课程名称:植物化控原理与应用

总课时数:36                          分:2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开课学期:                     

授课教师:刘萍、李明军、赵喜亭、刘海英、陈明霞

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植物生长发育化学调控的基本原理及技术,并对植物进行化学调控的研究和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有较全面地了解,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工作和生产实践。

教学内容:植物生长物质的应用及应用策略,除草剂的作用机理及应用现状,植物生长物质的作用机理及研究进展,植物激素对块茎形成的影响,多效唑的生物学效应及应用,医用抗菌素对高等植物的生理效应及应用,多胺对植物的生理学效应,水杨酸对植物的生理学效应及应用,甜菜碱、茉莉酸对植物的生理效应及应用,化学调控在花卉生产中的应用,重金属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生殖器官成熟与衰老的化学控制。

预修课程:《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学》、《细胞生物学》

教材及参考书目:

(1)   邵莉楣等,《植物激素》,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2)   韩碧文等,《植物生长物质》,科学出版社,1987

(3)   叶自新编著,《植物激素与蔬菜化学控制》,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1988

(4)   陈汝民主编,《现代植物科学引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5)   潘瑞炽、李玲著,《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学控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6)   李合生主编,《现代植物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课程编号:040108                课程名称:药用植物保育及利用

总课时数:36                        分:2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开课学期:                   

授课教师:李明军、赵喜亭、陈明霞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药用植物尤其是道地药材保护、繁育及利用的重要意义,掌握药用植物保护、繁育及利用的基本方法、技术及途径,以便更好地参与药用植物保育及利用的工作和生产实践。

教学内容:药用植物保护现状,与资源保护有关的国际公约、政策和法规;资源保护的对策与措施;药用植物繁育及利用的现状,药用植物保护、繁育及利用的重要意义,豫产道地药材(四大怀药、金银花、豫丹参等)的保护、繁育及利用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预修课程:《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学》、《遗传学》

教材及参考书目:

1郭巧生,《药用植物资源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孙启时,《药用植物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

3郑汉臣,《药用植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4郑汉臣,蔡少青,《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5姜彦成、党容理,《植物资源学》,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7陈士林,肖培根,《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导论,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

8肖培根,《中草药资源开发及可持续利用研究——肖培根原始论文集》,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

 

课程编号:040109                   课程名称:园林植物观赏与应用

总课时数:36                           分:2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开课学期:                      

授课教师:刘萍、刘海英

教学要求:通过对《园林植物观赏与应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园林观赏植物的主要种类、生物学习性、生态学特性、生长发育及开花以及主要园林观赏植物的经济开发价值。要求学生提高综合素养,提高应用知识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教学内容:现代园林观赏植物的主要种类、生长发育与生理生化、繁殖与栽培、生物技术(组培、基因转化、嫁接等)在园林观赏植物中的应用以及其观赏价值与花期调控技术等;主要园林观赏植物的食用、药用、保健和其他经济价值的开发;国内外园林观赏植物栽培与发展概况我省主要大型园林观赏植物(牡丹、芍药、菊花等)的研究应用现状和发展开发趋势。

预修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教材及参考书目:

1)毛洪玉,园林花卉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李先源,观赏植物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刘金海,观赏植物栽培,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赖尔聪,观赏植物景观设计与应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喻勋林等,中国观赏植物图鉴丛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6何生根,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观赏植物和林木上的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7韦三立,观赏植物花期控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8)沈效东,节水耐旱园林观赏植物研究与示范,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课程编号:040110                  课程名称:结构植物学

总课时数:36                          分:2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开课学期:                     

授课教师:王太霞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研究生掌握种子植物各组织、器官的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掌握种子植物各组织、器官内部结构的发生、分化、发育过程。掌握植物结构与环境的统一性。

教学内容:植物细胞和亚显微结构,分生组织的类型、结构特点和分化,成熟组织的结构。根、茎、叶的结构和发育,种子和果实的结构、分化和发育过程。不同生态类型植物营养器官的结构及其结构与环境的关系。结构植物学研究技术和研究理论进展。

预修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

教材及参考书目:

(1)   王明书,结构植物学实验指导,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胡适宜.杨弘远,被子植物受精生物学,科学出版社,2004

(3)   李正理,张新英,《植物解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课程编号:040111               课程名称:系统及演化植物学

总课时数:36                       分:2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开课学期:                  

授课教师:张晋豫

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被子植物主要类型群之间的系统演化关系。了解现代研究系统与演化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

教学内容:被子植物起源;被子植物系统演化的学派;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类系统;被子植物系统与演化植物学的发展动态。

预修课程:《植物学》

教材及参考书目:

(1)   李承森,《植物科学进展(一)》,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   李承森,《植物科学进展(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李承森,《植物科学进展(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课程编号:040112                  课程名称:植物组织化学

总课时数:36                          分:2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开课学期:                      

授课教师:李景原

教学要求: 使研究生掌握植物体常见次生代谢物的种类、性质。掌握植物组织定位的技术。

教学内容:植物体内常见次生代谢产物的种类、性质及其主要生理活性;植物组织中各类次生代谢产物的组织定位技术;植物组织化学在药用植物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实例。

预修课程:《植物学》、《生物化学》

教材及参考书目:

姚新生,《天然药物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课程编号:040113                  课程名称:生药

总课时数:36                          分:2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开课学期:                     

授课教师:李金亭

教学要求: 使研究生掌握生药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常见生药的化学成分、鉴定方法、生药生产方法和生药利用。

教学内容:常见生药的化学成分(生源和生物合成)、鉴定方法(原植物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和生物检定)、生药生产方法(生药资源调查、栽培、采收加工贮藏、炮制和商品流通)和生药利用。

预修课程:《植物学》、《化学》

教材及参考书目:

徐国均,《生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地址:新乡市建设路东段46号    邮编:453007    联系电话:0373-3326340
版权所有&beat365官方登录入口生命科学学院    维护管理:李先婷    邮箱:2019003@htu.edu.cn
Baidu
sogou